文斯雜談凸^-^凸

何かの犠牲なしに何も得ることができない、
何かを得るためには同等の代価が必要になる。
            --「鋼の錬金術士」

東急リバブル 牛刀初試

  2007年,五月從公司組織的富士山旅遊回來後,終於迎來了我在日本的第一個項目。地點在横浜,從我當時住的東京都江東区去需要有一個多小時的電車,這意味著我每天需要七點十五分就要出門。現在回想起來,的確有點遠,但當時初生牛犢,沒多想就接下了公司的這個任務。
  項目的老大是一個愛吃糖的日本老頭,每次邊吃著糖邊和坐在旁邊的leader聊著項目的事情,幾乎我們面前正經吃過飯。leader是一個很友善的日本人,經常“呵呵”大笑,而且和我也有共同語言—ガンダム。其他成員還有四個日本人,八個中國人,總共十四人的團隊。
  項目是日立製作所的一個不動產的管理系統,客戶是東急リバブル,我們十四個人負責的是物件模塊,負責待售、待租房屋信息的管理。
  我是從基本設計階段加入的,第一個任務就是看圖說故事,參照設計原型,寫出設計文檔,讓開發人員知道這些頁面是做什麼的,互相有什麼聯繫。本以為直接寫代碼的活,沒想到是從設計開始!?讓非科班出身的日語一級的我有點措手不及,來日本快半年了,第一次有挫折感,><。不過還好有朝鮮族的同事,他們的日語都頂呱呱,幫了我不少,而且後來我也發現竅門,設計文檔其實挺死板的,老大們的要求就是言簡意賅,把事情說清楚就好,也不需要你寫得多漂亮,所以參照已經寫好的文檔,修修改改也基本完成了七、八成,剩下的自己再發揮一下。總體來說,設計這部分當時我的確沒做得太好,也就是勉強及格,主要是做得太慢。一個多月後就進入了開發階段,我的show time即將開始了。
  show time誇張了點,但進入開發階段確實順手多了,我在團隊裡面的作用開始發揮出來了。設計的時候,是我把未完成的部分交給其他同事完成,而開發的時候卻恰恰相反,是其他同事未完成的交給我,有時候還需要幫他們debug。原因很簡單,因為團隊十四個人裡面,有java經驗的人包括我只有三個中國人,日本成員和其他中國成員都沒接觸java的,都是現學現做,而這個項目主要用java實現,少部分批處理是用COBOL實現。
  有好的設計,開發就沒太多難度了,而且技術使用的是日立自己的解決方案,一個在struts1基礎上二次開發的框架,為這個項目又擴展了部分功能,因此在技術上沒遇到多少困難。就是有個自動解壓縮的功能稍微查了一下java文檔,其他基本就是逼著眼睛就把代碼寫好了。
  基本設計、開發、單元測試,在這期間不斷像日立總部反饋再修改,n個來回後,到九月分被告知第一階段已經完成,剩下的工作需要到東京大森的總部和其他模塊匯合,一起開發。終於可以結束每天幾乎三個小時的電車生涯了:–)
  來到大森後完全是另一番景象,第一次感到日本的工作壓力。
  我們這個項目其實總共分四大模塊,加上統籌的日立總部團隊,總共分成五個團隊。出了我們物件團隊外,還有負責顧客管理的顧客團隊,大概7、8人左右;負責契約管理的契約團隊,因為是整個項目中最重要的模塊,光設計就至少十幾人,開發是外包的中國的一家公司,開發人員都是從中國直接請到日本集中開發,整個團隊估計至少應該有三、四十人;最後就是為各個模塊提供api和技術支持的共通團隊。
  在大森的主要任務的就是系統測試。自己寫文檔,自己開發測試,很順利,沒發現什麼問題,但一旦和其他模塊一起測試,就各種問題都來了。而且在大森還有來自客戶東急リバブル的負責人,客戶自己也組織自己的員工加入測試,本以為工作地點近了,可以輕鬆點,但真正的挑戰才剛開始。每天光自己測試就問題一大堆,還要兼顧其他團隊和客戶測出來bug,加上每天各種進度會,各種壓力無限大。不過對比最大的契約團隊我們算是輕鬆多了,估計是他們之前在中國時候開發的時候溝通不夠好,問題特別多,所以最後索性把人都叫到日本直接和設計團隊一起開發,看著他們的bse夾在設計和開發之間那種著急啊,沒法形容。迫於進度上的壓力,我們團隊最後也沒辦法也請了外援--韓國測試團。
  日本人開會,中國人開發,韓國人測試。這樣大約又折騰了半年,慢慢的,契約團隊的中國開發人員慢慢撤走了,我們的韓國測試團也退場了,項目終於上線進入保守階段,最後我也退出了項目。
  牛刀初試,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是這個團隊教會我最寶貴的東西。